六、孝謙(稱德)天皇
先把標題解釋一下,孝謙和稱德是一個人,是先後兩次登上皇位時不同的帝號。
孝謙天皇也許是所有女帝中最出名的一位,可以找到的關於她的資料非常的多,本文也會用稍大一些的篇幅介紹她。
細究孝謙天皇比較出名的原因,我想大致是兩方面的,一個是她的政績比較突出,可以這麼說,大化改新以來歷代天皇的努力在孝謙這一代終於顯示出豐厚的成果,她是個“集大成者”。另外,孝謙天皇本人採用了全面的“親唐”、“學唐”的方針策略,通過對中國唐王朝的學習,使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天平盛世”(天平是孝謙的父親聖武天皇的年號,聖武天皇還用過天平感寶的年號,孝謙天皇用過天平勝寶的年號)成為了奈良時期最繁榮的一段時間。
孝謙天皇出名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一生的經歷豐富多采,雖然前後兩次在位也只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但該經歷的事件一件也沒有少(諸多事件以後詳述)。加之孝謙是以皇女的身份被立為皇位繼承人,為了皇位一生沒有結婚,晚年寵信妖僧道鏡(讓人想起武則天和懷義和尚)等諸多個人生活方面的原因,比較惹人注目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大家能更清楚地瞭解孝謙天皇和其時的歷史,本章節還是做些鋪墊,介紹一下孝謙天即位前的大致情況。
724年2月,孝謙的父親首皇太子即位,是為第45代天皇——聖武天皇,看過前文的讀者該知道他其實應該在文武天皇死後就即位的,由於年齡原因,中間才插進了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兩個,在元明天皇、元正天皇以及外戚藤原氏多重的“保護”下,這位天皇接受了極為良好的教育,但政治上卻沒有經歷過任何風浪,是那種典型的“才子皇帝”,他在位的20多年基本上是傀儡,朝政是由元正上皇、光明皇后及藤原氏操持的。
下面再說說光明皇后,她是孝謙的母親,也可以說是聖武天皇末年、孝謙執政初期的實際統治者,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
前文介紹過,光明子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兒,16歲時嫁給同是16歲的聖武天皇(當時還沒有即位)。史載光明子“美豔無倫”、“聰明絕頂”,加之與聖武天皇一樣篤信佛教,所以深得聖武天皇的寵愛,這一點從光明皇妃的兒子生下來不久就被立為皇太子就可以看出。
聖武天皇即位後,藤原氏家族與皇室貴族爭權奪勢的鬥爭日趨激烈,由於光明皇妃的原因,聖武天皇始終站在藤原氏一邊(藤原不比等的計謀厲害呀),這直接導致了“長屋王事件”。
728年9月,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妃的兒子皇太子基親王病夭,此時聖武天皇的另外一個妃子又生了一個男孩子——安積親王,圍繞著要不要立安積親王為皇太子的問題爭論及其激烈。藤原氏家族主張立阿倍內親王(孝謙)為皇太子,立光明皇妃為皇后。長屋王堅決反對(他是天武天皇嫡孫,高市皇子之子),立嗣的問題也就擱置下來了。
其實長屋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想讓自己的兒子膳夫王娶阿倍內親王(孝謙)從而繼承皇位,這也是藤原氏所不能接受的,而後來孝謙天皇終身未嫁,多少也和這次失敗的聯姻企圖有關係。
兩方就這麼僵持著,畢竟是藤原氏棋高一著,他們開始散佈謠言說“基親王是長屋王行妖法害死,長屋王圖謀篡位……”,這兩條都是聖武天皇不能忍受的,於是長屋王的死期就到了。729年2月,長屋王被逼自盡,藤原氏大獲全勝。
729年8月,光明子被立為皇后,成為日本第一個非皇族出身的皇后(這個也正是長屋王反對光明子立後的理由)。
為了下文交代清楚,還要特別提出講一下的人物是縣犬養桔三千代和吉備真備和鑒真。
縣犬養桔三千代是光明皇后的母親,孝謙的外祖母。
吉備真備的名字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的,他和阿倍仲麻呂一起被當成遣唐學者的代表(中學歷史書上就會有,不信去查),他是孝謙天皇當皇太子時的老師,孝謙即位後更成了有力的輔佐,這些後文將重點說明。
鑒真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了,這位元為宏揚佛法而六次東渡的高僧的事蹟這裏不多講了,只在配合介紹主角孝謙天皇時連帶介紹一下,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考慮寫專文介紹。
“長屋王事件”之後,朝政穩定了一段時間,藤原氏雖然在這場尖銳的鬥爭中獲勝,但皇族的勢力並沒有減弱多少。因為藤原氏之所以獲勝和聖武天皇的堅決支持是分不開的,而鬥爭的目標也不是皇族的全部而只是長屋王一系而已。
很快的,皇族中的葛城王桔諸兄的勢力就極度膨脹起來(桔諸兄的生母就是前文提到的縣犬養桔三千代,她也是光明子皇后的母親,這樣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桔諸兄可以迅速“走紅”)。
同時,日本遣唐的留學生和僧人也陸續歸國,這些人可以說是受了極良好的教育,而且想來他們可以得到“去唐朝留學”的機會,本身基本上也是權貴出身,所以這些人一回到日本,就在政治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吉備真備和玄(日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人有旦夕禍福,藤原氏四兄弟雖然雖然成功的把持了朝政,但人力畢竟無法同天相抗衡。737年初,日本國內瘟疫橫行,從4月開始,房前(北家)、麻呂(京家)、武智麻呂(南家)、宇合(式家)相繼病亡。桔諸兄成為右大臣,遣唐回來的留學生和僧人也向桔諸兄靠攏,藤原氏的形勢大大不妙。
738年1月,阿倍內親王(孝謙)正式立為皇太子。
740年8月,宇合(式家)之子藤原廣嗣(當時在太宰府任太宰少貳)為了恢復藤原氏的權勢,在九州起兵做亂,叛軍人數多達萬人以上。雖然叛亂兩個月以後就被平息,但對聖武天皇的打擊十分巨大,他不停地搬遷首都,並且開始考慮讓位給皇太子,而且更加篤信佛教,希望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741年7月,在“藤原廣嗣之亂”中始終陪伴在聖武天皇身邊為平叛做出卓越貢獻的吉備真備被任命為皇太子孝謙的老師,而玄(日方)則因為人品等個人原因被貶後死。 孝謙成為皇太子之後,地位也不是十分的穩固,她最大的靠山藤原氏的勢力起起落落,而且聖武天皇的兒子安積親王已經成年,以桔諸兄為首的大貴族都支持他即位。744年,17歲的安積親王猝死,桔諸兄受挫,藤原氏的勢力又重新抬頭。
佛教傳入日本不久就得到了以天皇為首的統治階級的認可和支持,大化改新後歷代天皇都信仰並大力支持佛教,這其中又以聖武天皇在位時為甚,孝謙即位後,又繼續維持了聖武天皇的一貫方略。
關於聖武天皇禮佛的各類措施這裏只簡單的講一下,畢竟和本文的主題相關性不強。
743年,聖武天皇開始籌建東大寺、鑄造盧舍那大佛,工程一直到749年初基本完工,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從大僧正行基受“菩薩戒”,可謂虔誠到了極點。但鑄造大佛的工程到了收尾階段卻有了大麻煩——黃金不足,無法對大佛進行粉飾。749年2月,東北邊陲的陸奧產出黃金的消息傳到京城,聖武天皇認為是自己出家的虔心感動了佛祖所至,於是改年號“天平”為“天平感寶”。
于此同時,聖武天皇的健康情況惡化,加之專心禮佛無心朝政,他決定讓位給自己的女兒孝謙。
749年7月,阿倍內親王正式即位,是為日本第46代天皇——孝謙天皇,改年號“天平感寶”為“天平勝寶”。
孝謙即位時的情況已經與她剛被立為皇太子時的情況大不相同,皇室中已經沒有了可以於她爭位的繼承人。加之光明皇太后和藤原仲麻呂(藤原武智麻呂次子)大力支持,其他權臣藤原豐成(藤原武智麻呂長子)、藤原永手(藤原房前之子)等也不反對,桔諸兄等皇室成員也無異意。
孝謙即位時實際上已經32歲了,因為要遵守即位不能結婚的決定,所以孝謙本人不可能有直系的皇嗣,選什麼人為皇太子的問題就擺在了明面上。
756年5月,聖武太上皇死,死前指天武天皇之孫道祖王為皇太子,但光明皇太后和孝謙天皇對道祖王都不是很滿意。757年1月,桔諸兄病死,藤原氏勢力更加膨脹,在藤原仲麻呂的堅持和光明皇太后的默許下,757年4月,舍人親王之子大炊王被立為皇太子。
藤原仲麻呂在光明皇太后的恩寵下日益專橫跋扈,但孝謙天皇畢竟已經是年近40在政治上完全成熟了的雄主,同藤原仲麻呂之間的明爭暗鬥自然也少不了。所謂聖極必衰,古今萬物都是遵循著這個道理。
孝謙天皇篤信佛教的程度決不在其父聖武天皇之下,而且她可能是日本歷來的統治者中比較親近中國的一個,可以說就是這兩條造就了這位天平女皇的“萬世功業”。
孝謙的信佛很好解釋,畢竟她的父母親都是虔誠的信徒。孝謙即位初期,與其父聖武天皇一起完成了建造東大寺和各國分寺的工程(準確的講,國分寺的工程一直到孝謙的後任光仁天皇時期才全部完成)。753年底,唐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成功,規範了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的制度,使日本佛教有了穩定的發展,使以佛教文化和“仿唐文化”為中心的天平文化更散發出絢麗的光彩(關於鑒真大和尚的事蹟後文介紹)。
孝謙的親唐也很好解釋,因為她的老師吉備真備是唐文化的忠實追隨者。
吉備真備(695-775),出身中小貴族家庭(關於吉備真備的出生日期及出身,現在還有爭論,只好採用比較通俗的說法),22歲左右被選為赴唐留學生,717年10月隨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唐朝呆了19年。
真備天資聰穎,加之後天的勤奮,使他很快就成了“唐學”的集大成者。西元734年11月,真備隨第九次遣唐使返日,並向日本朝廷獻上了大量由唐朝帶回的供物,這些物品在《續日本記》中都有記載,數量之多、品種之雜令人驚訝,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學唐的程度。
725年,真備晉正六位下,736年從五位上中宮亮,741年7月成為東宮學士,成為孝謙(當時的皇太子阿倍內親王)的老師。
743年5月,在宮廷的大型宴會上,孝謙(當時的皇太子阿倍內親王)當眾表演了五節舞(估計和唐朝當時的舞蹈沒什麼區別)引起轟動,吉備真備因為教學得力直接晉位從四位下。
747年中,吉備真備被任命為右京大夫,孝謙天皇正式即位後又升為從四位上。
藤原仲麻呂漸掌大權後,為了削弱對手桔諸兄,就排擠桔諸兄派系的吉備真備,750年初,吉備真備左遷築前守。
752年初,孝謙天皇派出了第十次遣唐使,應吉備真備自己的要求,他被任命為副使。從754-763年,吉備真備一直在太宰府任職。
暫且放下吉備真備不表,再說說孝謙天皇,出乎意料的是,孝謙在位的747-758年的十多年裏,並沒有什麼顯赫的政績可言,仔細想一想也好理解,上有聖武太上皇(756年死)、光明皇太后(760年死),朝中還有桔諸兄(757年死)、藤原仲麻呂(764年死)這樣實力雄厚而且各有靠山的重臣,束手束腳的地方當然很多,這期間值得一說的有三件大事,一是753年的鑒真東渡、二是757年的《養老律令》的全面實施、三是757年的桔奈良麻呂之亂。
首先說說鑒真東渡。
鑒真東渡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的。佛教傳到日本以後,一直是受到統治階級支持的,所以發展的也比較快,但到了西元七、八世紀也顯露出很多不能為統治階級接受的“弊端”——為了逃避繁重的稅役,農民們都競相出家,由於寺院的某些特權,過多的出家使得勞力減少,稅收降低。
由此,到了元明、元正、聖武時期,對佛教和寺院也做了一定繁榮限制,最主要的就是“確立嚴格的受戒制度”,這就需要有高僧掌管受戒權柄,主持受戒儀式。
到大唐去尋找主持受戒的高僧,就成了遣唐使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唐高僧鑒真也因此成為了遣唐使團的目標。
鑒真大師是江蘇揚州人,俗姓淳於,生於西元688年,鑒於本文的主題,鑒真的事蹟就不多介紹了。
西元742年底,鑒真應日僧榮睿和普照的約請,決意赴日宏揚佛法,其時鑒真已經是54歲的老人了。
鑒真先後六次東渡,前後經歷了11年時間,當他成功地來到日本時已經是65歲高齡了。期間因積勞成疾而雙目失明。
鑒真到達日本後受到了很隆重的歡迎,不久就親自主持了天皇受戒儀式,聖武上皇、光明皇太后和孝謙天皇先後受戒,756年,鑒真被任命為大僧都。758年孝謙天皇讓位給淳仁天皇後,鑒真被免除大僧都之職,763年5月,鑒真大師圓寂,享年76歲。
接著說一下《養老律令》。
前文實際上已經提到過,《養老律令》是藤原不比等支持下在西元718年編撰的,但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的各種矛盾,一直沒有能夠真正實行。藤原仲麻呂掌握大權後,在他的極力要求和光明皇太后的支持下,《養老律令》才得以實施,這當然是藤原仲麻呂在政治上的大勝利,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孝謙天皇的不滿,由此又引出很多事端。
最後說一下“桔奈良麻呂之亂”
桔奈良麻呂是桔諸兄的長子,歷來同藤原仲麻呂不睦,桔諸兄死後(西元757年初)在政治上也失勢了。757年,孝謙天皇廢掉道祖王而立大炊王為皇太子成了直接的導火索。桔奈良麻呂聯合了一些皇室成員及少數貴族開始了反對藤原仲麻呂的政變。
這場政變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很快就被鎮壓了,桔奈良麻呂自殺於獄中,受牽連而被處刑的有數百人,其中不乏皇室成員和大臣權貴。這是發生在757年7月的事情。
藤原仲麻呂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勝利後,變得更加飛揚跋扈、肆無忌憚,將朝廷的軍政大權一手掌握,甚至將政見不合的胞兄藤原豐成也貶為太宰帥,孝謙天皇也成為其政治野心的障礙。
西元758年8月,孝謙天皇退位,皇太子大炊王即位,為日本第47代天皇——淳仁天皇。可以肯定的說,孝謙的退位決非出於自願,但光明皇太后是支持大炊王即位的,也許她覺得選和藤原家有很親密關係的男性皇室繼承人即位是正確的;孝謙本人雖不願意退位,但卻不好違背母親的意見,也許同時藤原仲麻呂還許給了孝謙什麼好處,這就不得而知了,事實上,從758年8月孝謙退位起到760年中這段時間裏,孝謙上皇與淳仁天皇以及藤原仲麻呂之間還是相安無事的。孝謙上皇還賜予藤原仲麻呂以“惠美押勝”之名。
760年6月,光明皇太后病亡,這位聖武朝及至孝謙朝的實際統治者死後,留下了很大的權力真空,當然孝謙上皇和淳仁天皇及惠美押勝都想來填補它,雙方的明爭暗鬥就開始了。
761年8月,孝謙上皇和淳仁天皇巡幸藥師寺,10月前往近江的保良宮,孝謙就在保良宮養病,保良宮內道場的道鏡和尚以“治病禪師”的身份接近了孝謙上皇,並得到了孝謙上皇的寵倖,這段情節同武則天和懷義和尚的情節很象,關於道鏡和尚將在後文詳細說明。
從761年10月到762年5月,孝謙在保良宮修養了半年有餘,這半年時間對於孝謙來說改變是很大的,當然也不只是修養那麼簡單,也許在同時也謀劃著反惠美押勝反淳仁天皇的計謀。
對於孝謙來說,這半年的時間過的一定很愉快,但聽到了孝謙和道鏡和尚風言風語的惠美押勝和淳仁天皇就一定不會高興。在惠美押勝的授意下,淳仁天皇于762年5月親自來到保良宮,他同孝謙對話的焦點可想而知,談話的結果是孝謙上皇同意返回平城京,但是卻要道鏡和尚同行。也正是這段談話,使孝謙下定了從淳仁天皇和惠美押勝那裏奪回權力的決心。
762年6月3日,在孝謙上皇返回平城京不久後就召集了五位以上官員的大會,並公開宣佈“凡國家大政和官員賞罰等大事均由朕親自掌握”。
對於孝謙的“奪權宣言”,老謀深算的惠美押勝並沒有直接對抗,相反他倒是收斂了很多,但是雙方都曉得臉皮已經撕破,都在找機會一舉制對方于死地。
763年9月,孝謙解除了親惠美押勝的少僧都的職務,任命道鏡為少僧都。同時調回了可以與惠美押勝抗衡的藤原永手、藤原真盾。孝謙和惠美押勝都對藤原永手、藤原真盾進行了拉攏,但藤原永手、藤原真盾均站在孝謙上皇一邊。
孝謙在進行自己的部署,惠美押勝也沒閑著,他把京城附近的重要戰略要地都換了自己的人掌握,包括依勢鈴鹿關、美濃不破關、越前愛發關。京城附近各國的地方行政長官也進本上換成惠美押勝的人。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孝謙上皇調用了她最重要的一個棋子——764年1月,吉備真備以督造東大寺的名義從九州調回平城京。真備回京以後,並沒有真的去督造東大寺,而是稱病留了下來,這當然是孝謙的安排,更妙的是惠美押勝雖然控制了近江、越前,但越中等廣大地區卻因為收成歸東大寺所有而成為真備的勢力範圍。 時間到了764年夏天,孝謙上皇和惠美押勝的矛盾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雙方的部署也基本完成了,就等著最後的一戰,但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兩邊實力差不多,盲動的話就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764年9月2日是惠美押勝正式決定叛亂的日子,但在此前被他的手下將計畫洩露給了孝謙上皇。孝謙上皇決定先發制人,她派人拘捕了淳仁天皇,將玉璽和兵符(日本不是這個稱呼,不過意思相同)取到手中,惠美押勝聞訊以後擁立鹽燒王為天皇,公開討伐孝謙。
此時,孝謙上皇組成了以藤原藏下麻呂為總大將,吉備真備為軍師的討逆軍,並宣佈剝奪惠美押勝的一切職務,吉備真備派兵迅速派兵包圍惠美押勝的府邸,惠美押勝僥倖逃脫,但他緊接著的行動都已在吉備真備的預料之中。
惠美押勝從京都逃往近江和越前的通道都被吉備真備派兵卡住,惠美押勝的小撮判軍被重重包圍,9月17日,經過激戰後,惠美押勝兵敗被殺,叛亂僅半月有餘就被平定。
“惠美押勝之亂”平定後,淳仁天皇在10月被廢而放逐到淡路,孝謙上皇再次登上天皇之位,是為日本第48代天皇——稱德天皇(本文以後將稱呼孝謙為稱德)。
稱德即位後任命忠心耿耿的吉備真備為中衛大將,統領近衛軍隊,同時改組太政宮,將與“惠美押勝之亂”有牽連的人清除,晉升了一批自己的親信,值得注意的是道鏡和尚被封為大臣禪師,開始掌握實權。
稱德天皇重祚後最大的政績是對疆土的開拓,新增的疆土主要包括西南(大隅、薩摩)和東北(陸奧),不過老實說這種開疆擴土的行動從很早(天武天皇時代)就開始了,只不過稱德時代效果最明顯。
在陸續又鎮壓了一些反對稱德天皇的政變後,稱德朝的統治慢慢穩固,發展走上正軌。但好景不長,隨著道鏡和尚逐步走上政治前臺,新的動盪正在悄悄醞釀。
765年10月,道鏡由原來的大臣禪師晉升為太政大臣禪師。766年10月,又晉位為法王,法王的一應供奉同天皇是完全相同的。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稱德天皇在不停地提拔道鏡的同時,也沒有忘了同自己共患難的老臣,藤原豐成為從一位左大臣,吉備真備為正二位右大臣,藤原永手和藤原真盾也身居高位,這一點對後來平定道鏡的反叛陰謀至關重要。
毫無疑問,道鏡是有非常大的政治野心的,爬上高位之後就大量地晉升了自己的親信和家族成員,他的弟弟弓削淨人甚至成為了太宰帥。他還在他的家鄉大肆建造宮殿,並號之為西京與京城相對應。很快就有了道鏡是皇胤的說法,然後就是各種祥瑞,甚至連稱德天皇本人也有了讓位給道鏡和尚的想法,她就這個想法徵求了很多親信大臣的意見,除了藤原真盾外,其他人均明確地反對,這讓稱德天皇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道鏡及其親信為了儘快達到其政治目的,很快就陰謀策劃了“八幡神諭”事件。位於宇佐的八幡神宮,歷來很受朝廷重視,百姓也很信奉那裏。769年5月,神宮主神官假託八幡神諭,說什麼“道鏡即位天皇,天下就會太平”,神諭傳到京城,朝廷上下一片譁然,皇族大臣堅決反對,稱德天皇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在吉備真備等人的一再堅持下。就想派自己身邊的侍女法均尼去宇佐確認此事,法均尼以自己是女流出入不便為由推薦自己的弟弟和氣清麻呂代為前往,稱德天皇也同意了。
769年8月,和氣清麻呂從宇佐返回,帶回了新的八幡神諭,與道鏡期待的相反,神諭裏出現“無道之人,宜早清除”等話語,矛頭直指道鏡本人,道鏡企圖利用神諭登基的野心最終破滅了,但法均尼姐弟卻因道鏡報復被放逐。
從769年秋起,稱德天皇在道鏡的陪伴下在各地巡遊,途中染病成疾,770年4月回到平城京後就一病不起了。當然,天皇病重的消息是被嚴密封鎖的,朝中規定任何大臣都不能謁見天皇,道鏡在此時也不主動謁見天皇而開始密謀天皇的身後事,唯一可見天皇並常侍左右的是吉備真備之女吉備由利。
770年6月,稱德天皇在病床上接到了吉備由利帶來的道鏡及其黨羽密謀政變的密報,彌留之際做出正確的選擇,她命令平城京中近衛軍隊歸左大臣藤原永手統轄,內衛部隊由右大臣吉備真備統轄,徹底粉碎了道鏡及其黨羽的陰謀。
770年8月4日,稱德天皇病死,眾大臣(吉備真備除外)依稱德天皇遺詔推舉白壁王(天智天皇之孫)為皇太子,吉備真備主張從天武天皇的後裔中推舉皇太子,不過他並沒有堅持己見。
白壁王權衡利弊後覺得道鏡的事情由於稱德天皇的原因無法深究,只能以他在擔任太政大臣禪師和法王期間的罪行論罪(說白了只是瀆職罪),770年8月底,道鏡被貶為“造下野國藥師寺任別當”,失去了後臺且眾叛親離同時基本沒有什麼政治鬥爭經驗的道鏡連“一點浪”都沒翻起來,就在772年4月死去。9月,被流放的法均尼姐弟被重新迎回京城。
白壁王於770年10月登基,是為第49代光仁天皇,孝謙(稱德)的故事到此就結束了。按慣例總要有個綜合評價,但我想前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雖然我竭力聲稱孝謙(稱德)在位期間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但是我也承認奈良時期(尤其是是孝謙在位期間)是日本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
七、明正天皇
首先要聲明一下,在介紹前面的諸位女天皇時,都會用很大的篇幅來介紹她們的政績,但這後兩位元女天皇的情況卻大大不同。實際上,自源賴朝的武家政權建立後,天皇的政治權利就已經變得很小,所以這後兩位天皇就只著重介紹她們的生平。
明正天皇生於元和9年(1623年)11月19日,熟悉日本戰國階段歷史的朋友應該對元和這個年號很熟悉,“元和偃武”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看成戰國時代真正結束的標誌。
明正天皇的父親是後水尾天皇,母親是源和子,千萬別被這“源和子”的名字蒙了,她實際上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家康的孫女)。 明正天皇幼名興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稱為興子內親王,興子出生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統治已經十分的穩固,並已在1615年制定公佈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面上說,天皇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限制天皇對政治的干預。該法度十七條中唯一認可天皇的權力是第8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興子出生時,父親後水尾天皇28歲,母親和子17歲,就一般來講,興子根本沒有在短時間內即位的可能性,且不說天皇再生育男性繼承人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沒有,要等28歲天皇死也還有年頭呢。 從表相上看,後水尾天皇對和子皇后(1624年冊封)的感情還是不錯的,1625年同母妹昭子內親王出生,1626年同母弟高仁親王出生並被立為皇儲,1628年高仁親王死,同母弟若宮生(生後不久就病死)。
列舉上面的後水尾天皇子嗣出生年表,還想說明的問題是——在興子以後後水尾天皇還有兩個兒子出生,只不過沒有長成,興子才有機會即位,這也是照化弄人呀。
本來興子可以四平八穩地過自己皇女的生活,可是不久就發生了赫赫有名的“紫衣事件”。“紫衣”是授予僧人榮譽和地位的象徵,在《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明確規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但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經濟來源,所以後水尾天皇一次向70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當然,我覺得這種行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考慮,也是嘗試著向幕府的權威提出挑戰。
所以,德川幕府的反應也是很快,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宣佈,今後只要是違反《公家諸法度》中關於紫衣條文的人,一律免職受罰。朝廷則表示:“今後總之不會再做這種無效的事”。
事件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但緊接著的“春日局參拜事件”完全改變了興子內親王的一生。春日局是齋藤利三的女兒,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奶媽,這個事實在“野望”系列遊戲中介紹齋藤利三時都會提及,當時我還納悶呢,不就是將軍的老媽子嗎,哪個將軍不是有一大堆,後來深入瞭解了,才知道這老太婆不簡單,關於春日局的事情足夠寫一篇專門文章介紹了。
“紫衣事件”發生不久,春日局在幕府的授意下近京謁見後水尾天皇,但歷來的規定是只有“從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宮晉謁天皇。而春日局當然不可能有從五位上以上的官位,但是迫於幕府的壓力,後水尾天皇不得不接見了她。
後來,接受了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因拒絕幕府的命令而被放逐。“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參拜事件”以後,後水尾天皇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但他又無力進行其他反抗活動,就宣佈退位,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興子內親王得以即位,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第109代天皇——明正天皇。這一年是1630年,其時興子內親王只有7歲。
明正天皇在位13年,1643年明正天皇異母弟素鵝宮親王已經11歲,明正天皇決定讓位給他,是為第110代後光明天皇。
退位以後的明正天皇又活了50多年,於1696年11月死,享年73歲。先後經歷了後光明、後西、靈元天皇數朝。明正天皇終身未婚,當然也沒有子女,我想如果讓她自己選擇的話,她大概寧可生在普通百姓家,過普通百姓的日子……
八、後櫻町天皇
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女天皇了,不過她的生平事蹟等資料及其稀少,我反復查找好久,能找到的也就只是生歿時間、在位時間等資料。
後櫻町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的第117代天皇,是櫻町天皇的二公主,小名叫智子,1740年8月生,1813年11月死。
1762年23歲的智子內親王即位,在位8年,1770年讓位,終生未婚。
後櫻町天皇之所以能夠即位,並沒有什麼特出的原因,僅僅是當時皇室沒有合適的男性繼承人而已,下面大致講一講。
後櫻町天皇的父親櫻町天皇生於1720年,死於1750年,死時才31歲,算是比較短命的,而且他是在死前3年(1747年)就已經讓位了的。櫻町天皇有子女3人——盛子內親王(此人應該也是早夭的,但沒有查清具體的生卒年月日)、智子內親王(後櫻町天皇)、遐仁親王(桃園天皇)。遐仁親王生於1741年,1747年即位為桃園天皇時只有7歲,好在當時其父櫻町上皇還在世。1762年,桃園天皇急死,年僅22歲,此時其子英仁親王(後桃園天皇)只有5歲(1758年生),所以由23歲的智子內親王即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折中選擇了。而且由智子內親王即位可能是早就“安排”好的,因為23歲的智子內親王還沒有嫁人這本身就說明問題,嫁了人就無法繼承皇位,在直系繼承人較少的情況下,已過了待嫁之齡的公主不能嫁人而等待著繼承皇位,而一旦即位就更不能嫁人(男性帝王卻可以有三妻四妾),同時一旦有男性繼承人成年就要馬上讓位,這種犧牲是很大而且對當事人是很不公平的,智子內親王雖然即位為帝,但她的一生又有否幸福快樂?是不是只象提線木偶一樣被人擺弄……1770年英仁親王(後桃園天皇)成人,後櫻町天皇就讓位了事。
完
留言列表